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主推技术

科技服务>农业主推技术>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详情

池塘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技术概述】

针对传统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养殖尾水直排或排放不达标,养殖水产品品质低导致效益难以提升,病虫害多发影响质量安全水平,池塘N、P等废弃营养物质的综合利用等问题,研究形成该项生态技术体系。

池塘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技术基于鱼菜共生原理,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就是在鱼类养殖池塘种植植物,通过研究鱼类与植物的共生互补,池塘水面进行无土栽培,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进行池塘“鱼-水生植物”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最终形成了4项科技创新点,分别是揭示了池塘水环境调控关键生态学原理,研发了一整套池塘养殖环境调控工艺设施,创新了成套生态循环技术推广及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构建了“生物浮床+生态沟渠+精准投喂”的池塘生态循环技术体系,包括池塘鱼菜共生(鱼-水生植物)水环境原位修复、池塘人工湿地生态沟渠水环境异位修复、池塘沉积物营养物质归趋与底质工程化改良、池塘降氮减磷的精准投喂工程化、池塘“一改五化”生态集成等5项原创核心技术,实现了养殖尾水生态治理,促进了池塘N、P等废弃营养物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池塘综合生产效益,保育了养殖水域生态,美化了环境,助推农户精准脱贫,破解了池塘水环境调控和尾水治理难题。

1池塘养殖系统中氮磷的收支

【增产增效情况】

以重庆为例,2018-2020年,使用该项技术亩产水产品1286公斤,亩产蔬菜(水稻等)907公斤,亩均产值1.9万元,亩纯收益4987元;较技术推广前亩均新增水产品383.1公斤,亩均新增产值7560.5元,亩均新增纯收益2321元,亩产值和纯收益比技术应用前分别增加82.5%和121.3%。亩均节约水电等支出60%以上,三年通过蔬菜消纳利用水体N、P物质(总消纳N、P元素1442.8吨,相当于种植业8154.5吨碳酸氢铵化肥量),有效缓解池塘水体富营养化,保障渔业生态。通过池塘水体营养物质再利用,减少废水排放约4.2亿立方米,将治理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对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要点】

(一)浮架制作工艺

1.平面浮床

PVC管浮床制作方法:通过PVC管(50-90管)制作浮床,上下两层各有疏、密两种聚乙烯网片分别隔断吃草性类鱼和控制茎叶生长方向,管径和长短依据浮床的大小而定,用PVC管弯头和粘胶将其首尾相连,形成密闭、具有一定浮力的框架。综合考虑浮力、成本和浮床牢固性的原则,以75管为最好。此种制作方法成功解决了草食性、杂食性鱼类与蔬菜共生的问题,适合于任何养鱼池塘。

竹子浮床制作方法:选用直径在5cm以上的竹子,管径和长短依据浮床的大小而定,将竹管两端锯成槽状,相互上下卡在一起,首尾相连,用聚乙烯绳或其他不易锈蚀材料的绳索固定。具体形状可根据池塘条件、材料大小、操作方便灵活而定。

其他材料浮床:凡是能浮在水面的、无毒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浮床如废旧轮胎、XPS塑板、泡沫板、塑料筐、HDPE高密度聚乙烯材质生态浮板及其他成品材料等,可根据经济、取材方便的原则选择合适浮床。

2.立体式浮床

拱形浮床:在PVC管浮床的基础上,在其长边和宽边的垂直方向分别留2个和1个以上中空接头,用PPR管或竹子等具有一定韧性的材料搭建成拱形的立体框架。

三角形浮床:在PVC管浮床的基础上,在其长边和宽边的45°方向分别留2个和1个以上中空接头,用PVC管或竹子等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搭建成三角形立体框架。

(二)栽培植物种类选择

栽培植物种类应选择根系发达蔬菜瓜果花卉等,利用根系发达与庞大的吸收表面积,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我们开展试验主要选择品种为空心菜。

养殖户也可以根据生产和市场需要,选择其他植物,一般夏季种植绿叶菜类有空心菜、水稻等,藤蔓类蔬菜有丝瓜、苦瓜等;冬季种植蔬菜有西洋菜、生菜等。

(三)栽培时间

空心菜、丝瓜、苦瓜等夏季蔬菜,4月下旬以后,水温高于15℃时开始种植;西洋菜等秋季蔬菜,10月下旬以后,温度15℃以上时,开始种植。其他种植品种根据生长季节和适宜生长温度栽种。重庆气候温暖,鱼池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冬季不结冰,可实现全年种植不同种类植物。其他地区应根据水温灵活确定种植时间。

(四)种植比例

根据池塘种植面积梯度对比试验结果,梯度试验在池塘溶氧、氨氮、透明度等水质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溶氧基本上在5.4mg/L以上,透明度由15cm增加到30cm以上,而两种梯度之间,10%梯度试验塘在透明度、氨氮方面均较5%有明显改善,因此较肥池塘开展水上种植,种植面积控制在5%-15%较为适宜,能起到较好的净水和生长作用,根据池塘水体肥瘦程度可适当的增减种植比例,但应控制在池塘面积的20%以内。

(五)植物栽培技术方法

主要采用移植的方式栽种。

PVC标准浮床可采用扦插栽培、种苗泥团移植和营养钵移植等方法进行池塘蔬菜无土种植,后两种采用营养底泥作为肥料,成活率较高。

扦插栽培指直接将空心菜种苗按20cm-30cm株距插入下层较密网目,固定即可。

营养钵移植主要是将蔬菜种苗植入花草培育钵,将钵内置入泥土(塘泥),按20cm-30cm株距放入浮床。

泥团移植主要是指将种苗植入做好的小泥团(塘泥即可),按20cm-30cm株距放入浮床。

营养钵和泥团移植方法成活率较扦插栽培方法高,而后者最省时省力。

(六)浮床清理及保存

在收获完蔬菜或者需要换季种植蔬菜时,应通过高压水枪或者刷子将架体上以及上、下两层网片上的青苔等杂物清理掉,阴凉处晾干;若冬天未进行冬季蔬菜种植应将浮床置于水中或者将其清理加固处理后,堆放于阴凉处,切不可在室外雨淋日晒。

(七)捕捞

一般使用抬网捕捞,捕捞位置固定,而鱼菜共生浮床对捕捞没有影响。如拉网式捕捞,可将浮床适当移动,对捕捞影响也不大。

技术依托单位

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联系地址:重庆市北碚区两江科技城悦复大道8号A10

邮政编码:400020

人:翟旭亮

联系电话:023-86716361

 电子邮箱:44409055@qq.com

适宜区域

全国所有精养池塘,尤其是老旧池塘。

注意事项

(一)上下两层网片要绷紧,形成一定间距,控制植物向上生长和避免倒伏。

(二)浮架应呈带状布局,可以整体移动,以便根据需要变换水域和采摘。

(三)加强对水质变化的观察和监测,了解实施效果。

(四)注重多模式融合,耦合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底排污生态化技术改造等,可实现养殖尾水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

登录